近日(6月23日)上午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那么完成全球组网卫星的北斗三号能否取代GPS全球定位系统?北斗三号有哪些优势呢?
美国的GPS导航系统研发的非常早,就目前来看,依旧是全球最厉害的导航系统,
发展到今天,GPS已升级到了第三代。尤其是GPS的精度,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
升,能够达到0.2-0.4米。按照这个精度来看,依靠GPS导航系统来发射导弹,是能
够实现百发百中的。
北斗卫星作为后起之秀,虽说晚于美国GPS系统,但在2012年北斗卫星的精确度就
达到了10米,随着中国这些年卫星数量的增加,北斗卫星的精确度早已缩小到了1
米之内,目前还在进一步优化升级。
话说回来,其实在卫星导航领域,北斗系统与GPS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并非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非“零和博弈”的状态。实际上,各大卫星导航系统供应商
之间围绕着兼容与互操作开展合作,就是为了让用户能够充分利用各大卫星导航系
统的卫星资源,获得更有保障、更好的服务性能。
那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成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授时更准确
我国是横跨数个时区的国家,所以时间校准不一。通过北斗卫星进行时间校准,可以避免钟表之间的误差,让时间整齐划一。在全球范围内,北斗的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在亚太地区优于10纳秒。在金融、电力等需要精确时间校准的领域,北斗的授时功能十分重要。
2.短报文通信更完善
这次北斗三号系统全面建成后,短报文通信功能将从原来的单次通信容量120汉字提升到1000个汉字,同时,还有国际搜救、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这些新增功能。国际搜救还可以提供返向链路,救援中心收到遇险求救信息,可以通过反向链路告知遇险用户确认收到求救信号,可大大增强用户成功获救信心;目前,我国7万多只渔船和海洋执法船都配备了北斗专门的通信终端,船只遇险后可通过北斗短报文通信求救。
3.手机应用更广泛
智能手机应用是北斗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目前国内外主流芯片厂商均推出兼容北斗的通
导一体化芯片。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里,有70%以上的手机能够提供北斗服务。去年底发
布的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22纳米工艺射频基带一体化导航定位芯片,功耗更低、精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