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 2030”的提出,我国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广大沿线国家的共识和积极响应。伴随“一带一路”建设中贸易和投资加大,陆海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等经济活动的全面展开,资源、能源等要素流动性加大,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国际合作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为我国环保产业“走出去”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1]。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和发布的大气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大气环保产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在大气污染监测技术,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设备以及大气环保工程设计、运营等方面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优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也面临着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压力,随着区域间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的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大气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大气环保工程设计、技术、设备等领域的需求旺盛,环保市场巨大,投资合作前景广阔 [2]。因此,掌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气环境状况,梳理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现状以及需求,在全面分析和评估我国大气环保产业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大气环保产业“走出去”的针对性对策,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大气环保产业竞争力,加强大气环保产业国际合作有着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支撑。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气环境现状分析
总体来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空气污染水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据世界银行已有最新统计数据(2012 年),全球氮氧化物(NOx )平均排放水平是 0.44 公吨二氧化碳当量 / 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排放水平较全球平均排放水平低 0.15 公吨二氧化碳当量 / 人 [3],此外,细颗粒物(PM2.5 )浓度的世界平均水平约为 41.71 μg/m3 ,“一带一路”沿线的 65 个国家中 70% 的国家低于该水平。虽然总体的排放浓度不算高,但是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气污染呈加重趋势,部分地区空气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如南亚、西亚等地区饱受 PM 2.5污染的困扰,而东南亚和中东欧等地区的污染则主要为 NOx 。
(一)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1. NOx 排放情况分析
从 NOx 的排放情况来看,总体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 10 年的 NOx 总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比例约为 40%,其中中国 NOx 排放量是最多的,从 2000 年到 2012 年,中国 NOx 排放量逐年上升,从 2000 年的 4.14 亿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增长至2012 年的 5.87 亿公吨二氧化碳当量。除此以外,南亚不仅仅 PM2.5 污染严重,NOx 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位居各区域第二,东南亚的 NOx 排放量居各区域第三,且从 2000 年到 2012 年,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与中东的 NOx 排放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蒙俄与中东欧的NOx 排放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各区域中,中亚的 NOx 排放量是最少的,还不足0.5 亿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如图 1 所示。
图 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 NOx 排放情况
2. SO2 排放情况分析
从已有公开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SO2 排放情况统计数据看,西亚、中东地区 SO2 人均年排放量从 1980 年的 0.61 公吨 / 人升高为 2000 年的0.69 公吨 / 人,取代中东欧 19 国,成为“一带一路”SO2 排放量最高的区域。2000 年之前中东欧19 国一直是 SO2 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区域,1980 年达到了 1.78 公吨 / 人。1980—2000 年,南亚 8 国SO2 人均年排放量一直处于各区域中最低水平,但是整体上呈现了人均年排放量逐渐上升的趋势。
(二)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情况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在 PM2.5 污染方面,2000—2012年变化不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 PM2.5 标准来看,2000 年和 2012 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达到或接近安全水平的国家只有4 个。处于过渡期目标 1、2 阶段的国家从 2000 年的37 个增加到 2012 年的 39 个,近 60% 的国家处于过渡期。2000 年、2012 年分别有 26 个、25 个国家处于高污染水平。PM2.5 较高的国家主要位于南亚、中亚、中东欧,这些地区空气扩散条件差,再加上重化工的发展模式导致 PM2.5 浓度偏高,空气污染形势严峻,如表 1 所示。
表 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 PM2.5 污染情况
1. 中东欧地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东欧的空气污染状况有所好转,但是部分污染物的含量仍然超标。欧洲环境署的《欧洲空气质量 –2015 年年度报告》对2013 年的欧盟 28 个国家和欧洲经济区的 33 个国家的大气污染物质的浓度进行了分析和说明,中东欧国家 PM10 的情况如下:除爱沙尼亚和波黑外,中东欧各国均有超标现象,波兰大部分地区的 PM10 含量超过了 50 µg/m3 ,许多地区甚至超过了 75 µg/m3 ;从 O3 的情况来看,捷克和斯洛文尼亚两国的近地表 O3 含量多在 120~140 µg/m3 ,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塞尔维亚、马其顿也有部分地区的 O3 含量达到了 120 µg/m3 。